戊戌變法的救國主張是什么(戊戌變法的救國理念)
1895年4月,日本強制發(fā)放《馬關條約》份簽證的消息傳到北京。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推動下,1300多名在京參加考試的考生聯(lián)名上書光緒皇帝,感嘆國難當頭的嚴峻形勢,提出拒和。他關于遷都、練兵、推行政治改革的意見,史稱“車上書信”。但由于頑固派的阻撓,請愿書未能送達光緒帝。
1895年8月17日,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北京創(chuàng)辦《萬國公報》(后改名《中外紀聞》),主張變法,組織強有力的社團。
1896年8月,為推動改革,創(chuàng)建輿論中心,在上海成立《時務報》。
1897年冬,嚴復在天津編修《國聞報》,與《時務報》齊名,成為推動北方維新維新的重要陣地。
1898年1月29日,康有為輸入《應詔統(tǒng)籌全局折》。
1898年2月,譚嗣同、唐慈昌等人在湖南成立南學社,并創(chuàng)辦《湘學報》。在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的宣傳、組織和影響下,全國議論時事的氛圍逐漸形成。到1897年底,各地已成立社團33個,新辦學校17所,報刊19種,以改革自強為目的。到1898年,已有300多個社團、學校和報紙。
1898年4月,康有為、梁啟超在北京發(fā)起成立保國會。
1898年6月16日,慈禧太后逼迫光緒連下三道圣旨,掌控京津地區(qū)的人事任免和軍政大權,并準備發(fā)動政變。
1898年7月30日,光緒帝向楊銳發(fā)出密旨,指示維新派謀劃良策,推進變法。光緒帝在密旨中說:“朕位且不能保,何況其它?”
1898年9月1日,禮部主事王兆樞邀請光緒帝出訪日本等國,視察各國情況。維塔布和徐應軒拒絕代為交付。王昭彈劾他,親自送交朝廷。維塔布無奈,只好允許他彈劾,徐應軒則彈劾王昭“向朝廷咆哮,借故扣押人質”。
1898年9月4日,光緒下令罷免禮部六廳官員,包括威塔布、徐應軒、昆秀、徐惠鳳、濮挺、曾光漢等阻撓變法的官員。王昭賞賜他三品鼎帶,四品經堂候補,永昭勉勵。維塔布的妻子與慈禧太后有親戚關系,所以她向慈禧太后哭訴。
1898年9月5日,光緒召見譚嗣同,命譚嗣同、劉光地、楊銳、林旭乘坐四品尚書的軍機張京。
1898年9月11日,光緒皇帝召見直隸按察袁世凱來京覲見陛下。湖南學者曾濂上書請求處死康有為。
1898年9月13日,光緒皇帝擬開設懋琴堂并設顧問,但被慈禧太后拒絕。光緒帝命楊銳商討變法之難,命康有為等詳細商議。
1898年9月14日,直隸按察使袁世凱抵達北京。同日,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經天津抵達北京。當時,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向維新派領袖康有為建議清朝聘請伊藤為顧問,甚至給予權力。因此,伊藤到華后,改良派官員上書要求重新聘用伊藤,引起了保守派官員的警惕。
1898年9月16日,光緒帝在頤和園召見主管新建軍的直隸按察使袁世凱。經過面試,他被提升為部長候選人。另一方面,直隸總督榮祿挑起英俄戰(zhàn)爭,催促袁緊急返回天津。畢永年和譚嗣商量軟禁太后的事情。
1898年9月17日,光緒帝再次召見袁世凱,命他與直隸總督榮祿處理各項事宜。光緒皇帝命令康有為立即離開北京,前往上海督辦報局,并通過楊銳向康有為送去密旨。
1898年9月18日,御史楊崇義上書慈禧,稱大學生會欺騙士人思想,擾亂朝政。他援引東方人的說法(維新派想請伊藤博文贊助新政策),擔心給宗族帶來傷害,敦促太后立即下令。政府是用來遏制混亂和可愛的。據(jù)袁世凱日記記載,譚嗣同于9月18日晚前往法華寺探望袁世凱,透露慈禧、榮祿欲廢光緒。還說皇帝希望袁世凱能夠起兵侍王,殺掉榮祿,包圍慈禧居住的頤和園。兩天后(9月20日),袁世凱返回天津。第二天晚上,當袁世凱從北京聽到楊崇義帶來政變的消息時,他認為陰謀已經泄露。為了避免受到謀反罪的牽連,袁世凱向榮祿報告了譚嗣同的計劃。報告。還有一種說法是袁世凱在離開北京之前向軍部大臣李親王師鐸通風報信。
1898年9月19日晚上,慈禧突然離開頤和園回到大內。光緒帝自此遷都瀛臺??涤袨榘菰L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向英國公使求助,但未果;他還拜訪了伊藤博文,游說慈禧太后。當晚,黃紹基勸康有為趕緊離開北京。深夜,梁啟超、康廣仁等人懇求康盡快離開。慈禧回到皇宮。
1898年9月20日凌晨,康有為與仆人李唐離開北京。在康有為的授意下,維新派官員楊慎秀上書光緒皇帝:“臣尤伏愿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碑斎眨饩w皇帝第三次召見袁世凱,之后袁回天津。光緒皇帝接見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親密交談。慈禧太后垂簾旁聽,極為不滿,當天深夜又接到榮祿密報,說光緒帝欲軟禁太后。
1898年9月21日,改良派官員宋伯祿上書光緒皇帝:“渠之來也,擬聯(lián)合中國、日本、美國及英國為合邦,共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strong>
同日,慈禧太后等發(fā)動1898年政變,光緒帝被囚禁。
1898年9月24日,剛毅奉太后之命,開始追捕張敬等四軍維新人士。楊銳、林旭當天被捕,劉光地投降,楊慎秀因質問慈禧太后廢黜光緒帝的原因,在文熙殿住所被捕。
1898年9月25日,譚嗣同在瀏陽會館被捕。
1898年9月28日,譚嗣同、楊銳、劉光地、林旭、楊慎秀、康廣仁在北京菜市口被處決;徐志敬被判處無期徒刑;張銀環(huán)被派往新疆。新政措施除7月開辦的首都大學(今北京大學)外全部廢除,103天的改革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