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陽了怎么辦(孩子陽了怎么辦呀)
這幾天,大家都感覺身邊的人越來越“陽”了。兒童是重點保護對象,如何保護他們?12月18日,自治區(q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組織兒科專家,解答家長關心的兒童疫情防控問題。
自治區(qū)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小兒呼吸內科主任秦敏接受采訪。本文圖片均由南華早報記者鄒彩琳拍攝
1、新冠病毒變異株傳染性更強。家里的孩子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自治區(qū)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小兒呼吸內科主任秦敏介紹:
兒童也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后的癥狀與大多數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相似,也與成人的癥狀相似,如發(fā)燒、疲勞、咳嗽、流鼻涕、喉嚨不適或喉嚨痛。鼻塞等為主要表現。有些孩子可能會出現熱性驚厥、喘息,或伴有肌肉酸痛、嘔吐、腹瀉等癥狀。目前觀察到的是,兒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發(fā)燒程度不一。發(fā)熱持續(xù)約2-3天,病程約3-5天。
幫助兒童預防病毒感染的方法包括:
1.接種COVID-19疫苗:
3歲以上兒童如無禁忌癥應及時全面接種疫苗;目前,許多兒童感染是由家庭聚集性引起的,3歲以下的兒童目前尚未獲得COVID-19疫苗的覆蓋。因此,與其同住的人應積極接種疫苗,以獲得間接保護。他們。
2.家長應保護自己和孩子:
做好兒童健康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不隨地吐痰、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不帶孩子去空氣流通不良的人群密集場所;
讓孩子作息規(guī)律,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增加運動,加強親子溝通,保持良好的心情。定期保持居室通風、清潔;
如果家中有感染者,兒童應進行隔離;
家長外出回家后,應先換衣服、洗手、洗臉,然后再觸摸、抱抱孩子。
2.孩子發(fā)燒什么時候需要就醫(yī)?
秦敏介紹,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看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如果孩子出現發(fā)燒等癥狀,但精神狀態(tài)良好,特別是發(fā)燒后能吃、喝、玩,此時無需特別緊張。無需立即去醫(yī)院。您可以繼續(xù)在家觀察和治療癥狀。
以下情況建議去醫(yī)院:
1.發(fā)熱持續(xù)3天以上且無好轉跡象;
2、退燒后精神仍差,不進食;
3.咳嗽進行性加重,影響日常生活和睡眠;
4.氣喘、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難、明顯聲音嘶啞、痙攣性咳嗽等,小心喉炎、喉氣管炎等并發(fā)癥;
5.如果出現意識障礙或抽搐,請立即就醫(yī)。需要特別注意的是,3個月以下的兒童是病情變化快、容易出現并發(fā)癥的特殊群體。一旦出現發(fā)熱,建議及時就醫(yī)。
12月18日,在自治區(qū)婦幼保健院急診科,部分市民帶著孩子就診。
3.如果我的孩子呈陽性,我該怎么辦?
如果您的孩子被感染,您可以采取以下步驟:
1.如無癥狀,可安排監(jiān)護人照顧,嚴格落實個人防護。如果與家人同住,應住在單獨的房間(最好有單獨的衛(wèi)生間),非必要不要外出,避免與他人接觸,每天不要共用物品。打開窗戶通風;
2、對兒童進行日常自我健康監(jiān)測。當出現輕微癥狀時,可以在家服用藥物來治療癥狀。但如果癥狀加重,出現前述情況,應采取點對點的方式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就醫(yī)后再返回醫(yī)院。點對點回家,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以平常心對待。由于Omicron病毒株的致病性已明顯降低,大多數人感染后的臨床表現以無癥狀或輕微為主,個人無需過度緊張。
12月18日,在自治區(qū)婦幼保健院急診科,部分市民帶著孩子就診。
4、疫情期間,有孩子的家庭應備哪些藥品?
有兒童的家庭應儲備兒童常用的急救藥品。
關于退燒藥,6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選擇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任選其一即可;
2個月到6個月大的孩子不適合布洛芬,可以使用對乙酰氨基酚。
對于2個月以下的兒童,不建議常規(guī)使用退熱藥物??刹捎梦锢斫禍氐却胧┎⒓皶r就醫(yī)。
體溫的高低與病情的嚴重程度并不絕對成正比。服用退燒藥的主要目的是緩解發(fā)燒帶來的不適,讓孩子盡可能安全舒適地度過發(fā)燒期,而不是追求正常體溫。不要同時服用兩種退燒藥,以免器官損傷,也不建議交替服用兩種退燒藥。
秦敏提醒:
兒童器官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全,用藥應謹慎用藥,遵醫(yī)囑,并仔細閱讀說明書。
現在南寧市大部分醫(yī)院都開通了互聯網診療,家長可以通過在線咨詢獲得專業(yè)指導,避免因自行用藥而延誤孩子病情。
記者張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