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首詩的詩詞(桂林山水甲天下完整詩句)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
還有詩和遠方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在這條支流發(fā)達的長河里
詩歌是一顆璀璨的明珠
詩歌可以重新統(tǒng)一歷史和現(xiàn)在
讓地理與人文相遇
最美的風景
在詩歌中
走,我們去古詩詞里尋找遠方
本期開始
文旅中國誠邀您的加入
走進古詩詞
去探索“世界上最美麗、最壯麗的廣西”
神奇美麗的山川河流
廣西篇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自古就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桂林山水、世界灌溉遺產靈渠。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漓江
詩詞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獨特的告別詩。唐穆宗二年(822年),韓愈好友嚴末出任貴州布政使署觀察員,為秘書監(jiān)。時任兵部尚書韓愈離京赴任前,寫下這首詩作為告別。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朋友的安慰和真摯深厚的友誼。
千百年來,這首詩之所以膾炙人口,并不是因為其優(yōu)秀的送別詩,而是因為它在形式和精神上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獨特特征。因此,它蜚聲千古,引起人們的審美興趣和由衷的敬佩。
這首詩結構嚴謹,布局精巧。從抽象到具體,從自然到人事,從山水到物產,從現(xiàn)實到虛擬,桂林的風景與人緊密相連,一步步深入描繪。最后展開浪漫而奇妙的聯(lián)想,將全詩升華到最高境界。豐富的意象完美地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深沉的愛,同時客觀地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
韓愈本人沒有去過桂林,但他的祖父韓銳曾擔任過桂林刺史,叔父韓云清也曾在桂林做過官。小時候,他一定聽過長輩稱贊和描述桂林山水的獨特之處,也聽說過桂林的風土人情。再加上長期的生活積累、敏銳的藝術洞察力和出色的藝術表現(xiàn)技巧,這首詩就變得和未曾到過越州的范仲淹所寫的《岳陽樓記》一樣令人驚嘆。也成為桂林的代表作。一代又一代的山水杰作。
漓江發(fā)源于華南最高峰帽兒山,全長214公里,其中100公里流經漓江風景區(qū)。
漓江風景區(qū)位于廣西桂林市漓江流域西南部地區(qū)。是漓江流域喀斯特地貌面積最大、最集中的地區(qū)。世界喀斯特專家學者公認桂林喀斯特是世界喀斯特皇冠上的明珠。
2014年6月,漓江風景區(qū)約700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地區(qū)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河如綠帶,山如玉簪”。
古往今來,享有“天下第一山水”美譽的漓江,浸透著無數詩人、作家無盡的詩意和藝術表達。
漓江詩畫
陽朔·碧蓮峰
陽朔碧蓮峰
(唐)沉斌
陶謙和彭澤有五棵柳樹,
潘岳是合陽縣花。
這兩個地方怎么能比陽朔呢?
碧蓮峰里還有人居住。
詩詞賞析:
這首詩寫得風格悠揚。前兩句歌頌了陶淵明、潘岳二圣居住之地的美景。
東晉大詩人陶潛,曾任彭澤縣令。他在自家旁種了五棵柳樹,自號“五柳老師”。西晉著名詩人潘岳曾任河陽縣令,在全縣遍植桃李,稱其為“縣花”。前者以“五柳”的田園風光為樂,后者以“一郡花”的自然風光為樂。
第三句詩句轉題,轉正題,突出陽朔:它不僅有前兩者的優(yōu)點,而且還超越了它。所以,最后一句話也就順理成章了:道和盤還不如碧蓮峰的普通人?其含義是不言自明的。
全詩語言平實如口語,但典故、陪襯的巧妙運用,使其內容豐富,倍增趣味。
碧蓮峰是陽朔縣的主峰。它位于漓江畔。山上的樹常年翠綠。遠遠望去,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當微風吹過時,河中荷花的倒影仿佛正在慢慢綻放,于是“蓮花峰倒影”就成為了陽朔的一大景點。
碧蓮峰周圍亭臺樓閣、摩崖石刻眾多,與秀美的青山、郁郁蔥蔥的綠樹融為一體。因其集秀麗山水、人文古跡、奇趣于一體,被稱為“陽朔第一峰”。
陽朔
象鼻山
詩詞賞析:
至于絕句,正因為只有四句,所以語言必須嚴謹、簡潔、生動?!断蟊巧健愤@七絕正是如此。
此外,絕句也要求嚴格的結構。這四個句子之間的關系有點像一篇文章的開頭、接續(xù)、過渡、結束。這首詩的第一句是“氣”,第二句與上句緊密相連,“吸”后面是“喝”?!皞鞒小焙?,“象鼻”寫得越來越動感、表情。飛行。
第一句和第二句突出了這個特寫鏡頭,畫面就完整了。怎樣寫下來呢?你看,作者從個體推到整體,從表象寫到本質?!独@其谷》恰恰點出了《象鼻》的整體和精髓,真是一個精彩的“轉折”??!最后,整篇文章以“NeverGetTiredofTooMuch”作為結束語,自然又充滿感傷。
如此嚴謹的結構,實在是獨一無二!
象鼻山以其神奇而聞名。其神奇之處,首先是形神相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間的水面上造出一輪明月,形成“象、山、水、月”的奇觀。因此,象鼻山是桂林市的市徽山,也是桂林旅游的標志山。
位于桂林市中心漓江與桃花江交匯處。它看起來像一頭巨大的大象。大象的鼻子和腿之間有一個圓洞,面積約150平方米。河水從洞中流過,猶如一輪明月浮在水面上。西岸的香山水月與漓江東岸的穿月巖相望。一個懸在空中,一個浮在水中,形成了獨特的“漓江雙月”景觀。
象鼻山是桂林市的市徽。主要景點有象鼻山、水月洞、象眼巖、普賢塔、三花酒廠、愛情島、云峰寺太平天國革命文物陳列館等。唐宋歷史石刻,3065字。是唯一唐宋石刻最多的水洞。
因此,象鼻山不僅是山水的代表,更是中國山水中人與自然和諧的象征。
象山
獨秀峰
獨秀山
(唐)張古
孤峰不似別山,
直入藍云,氣勢永不停歇。
將達到天地和諧,
擎天柱在南洲。
詩詞賞析:
唐代著名詩人張谷的《獨秀山》,寫法獨特。首句寫獨秀山孤高,以山為襯托,顯得不凡。第二句“直入青云,氣勢未盡”,是作者表達心態(tài)的方式,表現(xiàn)出作者對青云的自豪。
第三句說這座山應該作為天地之間的橋梁,將上界的天(干)和下界的地(坤)凝為一體。這就是作者做功臣的志向和理想,他通過事物來表達自己的愿望。最后一句描繪了山頂挺拔雄偉的形象。
作品以山擬人,山與人合二為一,堪稱經典。
獨秀峰
(清)袁枚
完全沒有上下文,
突然,一座山峰向南躍入。
桂林山水秀美,風光旖旎。
獨秀峰尤為第一。
三百零六級到達頂峰,
一座硝煙彌漫的城市出現(xiàn)在你的眼前。
青山筆直如弦,
隔離生活有什么壞處?
詩詞賞析:
《獨秀峰》清代著名詩人袁枚。詩的前三句寫獨秀峰與世隔絕,平淡無奇。第四句突然從山變成了人:正直有時可能會導致孤立,但正是因為這樣,他才具有獨特的美感和高尚正直的精神。
作品表達了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獨秀峰位于廣西桂林市中心的靖江皇城內。是皇城風景區(qū)的組成部分。孤峰突出,險峻高峻,雄偉壯觀。被譽為“江南一柱”。
山東腳下,有南朝劉宋文學家顏彥遠的讀書巖,是桂林最古老的著名旅游景點。顏曾曾寫下優(yōu)美的詩句:“峨眉城中,人不如絕美”,獨秀峰因而得名。
若朝陽照耀或晚霞照耀,孤峰似紫袍金衣,故又稱紫金山。
20世紀80年代中期,桂林文物工作者對獨秀峰石刻進行全面勘察和清理,發(fā)現(xiàn)了一處明清以來從未有過的摩崖石刻。上面一字不漏地刻著“桂林山水甲天下”?!贝宋臑槟纤螒c元、嘉泰年間,思明(今浙江寧波)人,任廣西提甸獄卒、兼靖江太守的王正恭所寫。
王正功的詩完美地凸顯了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奠定了桂林在中國乃至國際上風景旅游城市的地位。
明代靖江皇城,建在獨秀峰上,是我國唯一、保存最完好的明朝諸侯行宮。清代,行宮改稱廣西貢院??婆e興盛,人才輩出??婆e成績排名全國第五。民國時期,孫中山先生曾在此駐扎,建立北伐大本營,籌劃北伐;后擔任廣西省政府,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活動的中心。
桂林獨秀峰王城
龍脊梯田
龍脊采茶
(清)李光斗
春天的龍脊開滿了美麗的花朵。
歌聲悠揚,賞茶采茶,
半唱南詞半唱越,
回來之前太陽已經落山了。
詩詞賞析:
詩中描寫了春天龍脊梯田茶園的采摘景象和采茶工作,生動活潑,輕松歡快。
清明節(jié)期間,龍勝當地瑤族有唱采茶歌、跳采茶舞的習俗。如今它已成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吸引著眾多國內外游客前來體驗。
龍脊梯田是桂林規(guī)模非常大的梯田群。自東向西分為金坑·大寨紅藥梯田風景區(qū)(大寨紅藥梯田)、平安壯族梯田風景區(qū)(平安壯族梯田)、龍脊梯田。雞古莊寨梯田景觀區(qū)共有三部分。
梯田里居住著壯、瑤兩個民族。所有梯田分布在海拔300米至1100米之間,最大坡度50度。它們從山腳蜿蜒到山頂,層層疊疊,高低不一。其線條流暢,規(guī)模宏偉。
龍勝是世界人工栽培水稻的發(fā)源地之一。幾千年來,歷經滄桑。秦漢時期,龍勝就已形成梯田耕作方式。唐宋時期,龍勝梯田得到大規(guī)模開發(fā),明清時期基本達到現(xiàn)在的規(guī)模。龍勝梯田至少有2300年的歷史,堪稱世界梯田之鄉(xiāng)。
龍脊梯田風景區(qū)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先后被評為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國家濕地公園、中國留學旅游目的地。
四月春耕時,田野里滿是水,像一串串銀鏈掛在山上;
七月的盛夏,莊稼綠油油的,像一排排綠波從天上傾瀉而下;
金秋十月,稻穗沉甸甸的,好似金塔頂上的玉天;
臘月仲冬,雪花似一圈白玉云,預示著豐收。
重播播放00:00/00:00正在直播00:00進入全屏50按住拖動視頻龍脊梯田
主管:郭人旗林瑞華
策劃:賓陽
面試:賓陽
背誦:鮑朝志李勝輝
信息支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圖書館
中共桂林市委宣傳部
排版/音視頻處理:談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