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3所京校外遷(70年代北京高校外遷)
2021年5月24日,陜西科技大學與西安理工大學就地鐵站名稱進行爭論,最終定名為“西安理工大學·武德路站”。車站名稱之爭已經塵埃落定。有網友想:既然增加了武德路,為什么不能改成西安理工大學*陜西科技大學站呢?
其實這個爭論從2020年初就開始了。這個地鐵站是西安地鐵14號線的一個地鐵站,距離陜西科技大學和西安理工大學不遠,但原來的命名方案前身是“西安理工大學站”。陜西科技大學曾多次就在地鐵站添加校名進行協商,但收效甚微。于是,2021年3月24日,陜西科技大學下屬幼兒園將西安理工大學的40名孩子全部開除。
這起事件的結局并不理想,但卻真實反映了13所遷都北京學校的困境。陜西科技大學是1970年左右遷出北京的13所大學之一,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北京輕工業(yè)學院,也是遷出的13所北京大學中特殊的一所!全文約2356字,閱讀時間約10分鐘。
局勢穩(wěn)定后,這13所大學基本都有遷回北京的意向。這13所北京大學后來的經歷分為四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出國后又搬回北京。1.北京林業(yè)大學。
2.北京鐵道學院.
3.北京農業(yè)機械化學院。
4.北京農業(yè)大學。
1970年北京農業(yè)大學遷至陜西省甘泉縣,先后使用延安大學、華北農業(yè)大學等校名。1978年遷回北京恢復辦學,恢復北京農業(yè)大學校名。
1970年北京農業(yè)機械化學院遷至四川重慶,先后使用四川農業(yè)機械化學院、重慶農業(yè)機械化學院、華北農業(yè)機械化學院等校名。1979年,他搬回北京,恢復了原名。1985年更名為北京農業(yè)工程大學。1995年,北京農業(yè)大學與北京農業(yè)工程大學合并組建中國農業(yè)大學,發(fā)展成為985大學。
1969年北京林學院遷至云南,先后使用麗江林學院、云南林學院校名。1979年回京復學,恢復使用北京林學院校名。北京林業(yè)大學發(fā)展成為北京林業(yè)大學。雖然只是一所211大學,但也是一所小型的985大學。
1970年,北京鐵道學院恢復更名為北京北方交通大學。同年遷往石家莊,1977年在北京重新開辦。北京鐵道學院發(fā)展成為北京交通大學,也是一所小型985大學。
第二種情況,學校在北京恢復,但北京的研究生院后來獨立,形成了兩個學院。1.北京地質研究所。
2.北京石油學院.
3.北京礦業(yè)學院。
4.北京電力大學。
5.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6.北京水利水電研究所。
7.北京機械工程學院。
三所著名的地礦油校都在北京設立了研究生部,后來形成了兩地辦學的模式。這三所學校都是小型985大學,就不詳細說了。
1969年,北京電力大學與北京水利電力學院遷至河北邯鄲。但后來兩所學校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1970年,北京電力大學在北京復課失敗,遂遷至河北保定,更名為河北電力大學。1978年更名為華北電力學院,1979年在北京老校區(qū)成立北京研究生院。這是華北電力學院第二次落戶北京。于是,后來以北京研究生院為主體成立了北京動力經濟研究所。慶幸的是,1995年兩校合并成立華北電力大學,但主校區(qū)仍在保定。2005年,華北電力大學遷址北京,但保定校區(qū)繼續(xù)存在。華北電力大學終于順利返回北京。目前,華北電力大學也是一所小型985大學。
1970年北京水利水電學院遷至邯鄲,更名為河北水利水電學院。1978年更名為華北水利水電學院。1979年,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北京研究生部成立,開始在北京復辦學校。但主校區(qū)回歸北京的議案未獲批準,華北水利水電學院于1990年遷往鄭州。2001年,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北京研究生院并入北京科技大學。2003年,華北水利水電學院邯鄲校區(qū)并入河北工程大學。北京學校未能順利復課,也嚴重損害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活力。直到2013年,才更名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更不用說小985了,連211的好時光都沒有趕上。
1970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遷至合肥,1977年在北京設立研究生院,開始了振興北京大學的努力。1982年后,這所研究生院增添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名稱,這也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脫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鋪平了道路。2000年,北京研究生院改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無奈之下,中科院大學只好重組自己的研究生院。位于北京的研究生院于2012年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大學。
1969年北京機械工程學院遷往陜西,1972年與陜西工業(yè)大學合并組建陜西機械工程學院。1981年,學校還在北京設立了研究生部,但該研究生部后來劃歸北京市管轄。2013年參與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1994年,陜西機械學院更名為西安理工大學。與陜西科技大學一樣,西安兩所北京大學成為雙非大學。
第三種情況,北京不復課。1.北京建筑工業(yè)學院。
1971年北京建筑工業(yè)學院遷至武漢,與武漢建筑工程學院合并組建湖北建筑工業(yè)學院。先后使用武漢建材工業(yè)學院、武漢理工大學校名,1996年成為211大學。2000年,以武漢理工大學為主體成立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目前是一所小型985大學?,F在搜索北京建筑工程學院,這個校名居然是一所雉雞大學用的。其實,這就是武漢理工大學的前身!
第四種情況是,學校雖然在北京已經復課,但與原學校無關。這是北京輕工業(yè)學院。1970年,北京輕工業(yè)學院遷至陜西咸陽。當時,陜西正在籌建咸陽輕工業(yè)學院,校舍已基本竣工。北京輕工業(yè)學院準備搬遷,所以選擇了咸陽輕工業(yè)學院的校區(qū)。學校遷至咸陽后,更名為西北輕工業(yè)學院。
1979年,北京輕工業(yè)學院在北京原址重建,這也堵住了西北輕工業(yè)學院返回北京的道路。1999年,北京輕工業(yè)學院與北京商學院合并組建北京工商大學。
陜西西北輕工學院于2002年更名為陜西科技大學。2006年學校主體東遷西安進一步發(fā)展。由于西安的大學數量眾多,搬遷到西安的兩所北京學校沒有獲得211的資格!
這13所高校中,遷出前已是大學的北京農業(yè)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均入選985。其他11所專科層次遷出境外的高校中,除北京農業(yè)機械化學院并入北京農業(yè)大學外,其余10所高校包括7所小型985學校。其中華北電力大學歷盡艱辛,終于成為北京大學。剩下的三所雙非大學,除了西安的兩所學校外,就是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這13所大學中有11所已在北京實質性恢復學業(yè),但其中一些大學以研究生部的形式在北京存在。武漢理工大學、陜西科技大學暫無在京復課計劃。為什么這么多海外大學選擇回歸北京?這個道理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圖圖圖跑原創(chuàng),歡迎關注。數據來源網絡,請參考官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