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心理課外活動的收獲 參加心理課外活動的收獲怎么寫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參加心理課外活動的收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參加心理課外活動的收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初三學生焦慮,學習學不了,已休學一年,做心理咨詢有用嗎?
有用,但是你得找對咨詢師。專業(yè)的事交給專業(yè)的人去做,才能收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目前的心理咨詢市場良莠不齊,技術不過硬的、個人成長、修為不夠的咨詢師比比皆是。近些年,考取心理咨詢師證的人越來越多,但是門檻太低,很多人只是拿到了資質證書,卻沒有后續(xù)的個人成長,拿到證書就急著賺錢,就是這些急功近利的人把心理咨詢行業(yè)做亂了。
這就好比拿到駕照就開車上路一樣,駕駛技術不過關的馬路殺手隨處可見,交通事故也就不奇怪會屢見不鮮了。
無論是考駕照還是考心理咨詢師證,其實,考證和實操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只有把自己鍛煉得技術過硬,才能不草菅人命。更重要的是心理咨詢師要有德行,擁有良好的職業(yè)操守才能帶領來訪者自我發(fā)掘,徹底改變,走向成熟。
提問中反映“初三學生焦慮,學習學不了,而且已經(jīng)休學一年了”,那還不去看心理醫(yī)生,莫非等著自生自滅不成?還是愿意繼續(xù)向更壞的地步發(fā)展?
建議題主帶孩子到正規(guī)心理醫(yī)院做個系統(tǒng)檢查和測試,臨床心理醫(yī)生會給出權威治療方案。很多孩子的問題都是家庭教育出問題造成的。如果需要家庭配合治療,肯定家長一定要積極配合。
希望孩子能早日脫離精神困擾,過上正常生活。
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法是:
孩?子不想學,就不?學
不想堅持,就不堅?持了!
教育本身其實就是強者談習慣,
弱?者談喜?歡。
心理咨詢有沒有用?試試就知道了,你不試怎么知道?別人說那么多,那是別人的經(jīng)驗,人的潛意識是趨樂避苦的,學習多么無聊痛苦,那就索性在家待著吧,在家待著多舒服,又沒有學習和人際交往壓力,如果父母管理不當,還有電視手機可以娛樂……孩子就不會有學習的內動力。
孩子能休學一年,父母得有多“包容”?現(xiàn)在還問有沒有用,如果你因為有人說沒用就不試,那是父母在放棄自己管理孩子的責任。這跟孩子休學在家的反應一樣,其實都是潛意識的逃避反應。
孩子因為焦慮而休學一年,其實你們能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這一塊做的沒有錯。在我經(jīng)歷的個案里,遇到很多象你同樣問題的學生,不能夠去學校讀書,原因是學校是情緒源,當他一走到學校,就會緊張焦慮、恐懼、瀕臨崩潰。這樣的情況,我們是先做咨詢調整,但他的焦慮情緒不能得到緩解,轉變不好的情況下,也會建議家長讓孩子請假或者休學。以人為本,讓孩子在寬松的情況下緩解焦慮癥狀,家長一定要理解,不是孩子頹廢而是他生病了。我們家長要重視,多關注安慰孩子,家庭環(huán)境盡可能的讓孩子有寬松感,家長千萬別啰嗦。同時,要積極的尋求治療,心理咨詢是必要的,而最終孩子走出焦慮也要靠心理疏通和引導…
初三學生的這種情況,做心理咨詢會有益的。
第一,能夠幫助到這位學生認識到他自己
這位學生之所以不能學下去,這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許多時候,可能連學生他自己也一時搞不清是什么原因。
比如:是學習目標的不清晰?學習方法的不妥當?父母的過度管理造成的逆反?等等。
第二,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們,父母不要過度的去管理
這個時期的孩子,孩子們的自尊心會尤為突出。一定不要隨意的打罵孩子,要注意自己的方式,因為在這個時期,孩子特別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同時,在青春期的時候,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時候,點到為止則好。不要總是管理他、責備他。
父母要注意尊重孩子,學會鼓勵他們。不能再替他們做一些決定,讓孩子自己獨立起來,也要適當?shù)挠帽薏吆捅頁P來鼓勵他們。
有用。
1.不要把心理咨詢作為唯一的治療途徑;
2.如果焦慮情況比較嚴重,已經(jīng)嚴重到正常交流正常生活,那就要配合藥物治療,盡早醫(yī)院就醫(yī),藥物治療效果可能會更好。
3.最重要的是要找出焦慮的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是父母親給的壓力太大?還是自己給自己壓力太大?還是目標太高?還是學校教學氛圍沒法融入?還是家庭父母感情、經(jīng)濟情況等方面給的次生壓力?
4.在飲食、起居等生活方面,適當提高標準;
5.給孩子重建自信,完成小的簡單的目標開始;
6.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都說做心理咨詢有效果,但從哪些方面評價心理咨詢的效果呢?
我有一個朋友是心理咨詢師,她曾經(jīng)給我講過她在學習心理學過程中的一些范例。
一次,老師帶領學生們來到一間黑暗的屋子。在他的指引下,他的學生們輕松地穿過了這間伸手不見五指的神秘房間。
接著,老師打開房間里的一盞燈,在昏暗的燈光下,大家才看清房間布置,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原來,房子中間是一大水池,幾條鱷魚在向上張望。池子上方搭著一座很窄的木橋,他們剛才就是從這座橋上走過的。
老師看著大家:“現(xiàn)在你們還愿意再次走過這座橋嗎”?大家互相看著,一時間冷場。誰也不愿意。
老師隨后又打開了另外幾盞燈,屋里又亮了很多。同學們揉一揉眼睛仔細看,才發(fā)現(xiàn)小木橋的下方裝著一道安全網(wǎng),只是因為燈光極暗沒發(fā)現(xiàn)。
老師又大聲問:“你們當中還有誰愿意現(xiàn)在就走過這座小橋?”
過了片刻,有3個學生猶猶豫豫地站了起來。其中一學生一上去,就異常小心挪動著雙腳,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另一個學生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踩在小木橋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顛抖著,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而第三個干脆彎下腰,慢慢地趴在小橋上爬了過去。
最后,老師把所有的燈都打開了,強烈的燈光一下把整個房間照得如同白晝。大家這才看清,原來池中的鱷魚是逼真的橡膠模型,而非真正的鱷魚,同學們的臉上重新露出了輕松的笑容。不用老師說,所有人都輕松地走過了小橋。
其測試結果說明了:人生的路并不難走,只是環(huán)境的干擾使我們失去了平靜的心態(tài),使我們亂了方寸、慌了手腳、失去了前進的勇氣。
謝謝邀請!謝謝朋友們!
感謝邀請,我不是心理方面的行家,我自認為自己有心理方面的問題,也想找個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咨詢一下。我認為只要自己覺得自己心理不正常,就可以去咨詢,至于咨詢的結果,只要病人覺得解決了自己的心理問題就算成功。有時候心理也不一定要找咨詢師咨詢,有時候多跟周圍的朋友傾訴一下,讓朋友給一個建議,也能達到目的。
回答:
從來訪者的角度來看,就是是否達到咨詢目標。每個來訪者都會對咨詢有自己的感覺,對咨詢過程是否滿意?對咨詢師是否滿意?需要改變的行為的頻率和時長有否變化?需要緩解的情緒困擾的強度和頻次是否降低了?人際關系是否改善?對環(huán)境的適應是否變好了?是否能夠更好地學習、工作?
從測量學的角度來看,至少需要從三個方面去評估效果。
第一,從來訪者方面,評估對咨詢的主觀感受??梢酝ㄟ^對來訪者進行半結構化訪談,或者測量問卷來評估。最量化的方式就是在咨詢前填寫一次問卷,咨詢結束再填寫一次,中間的差異可以粗略看作是治療改變(當然還有其他因素起作用,比如人的自我恢復功能,自我發(fā)展和成熟,環(huán)境的改變等等)。
第二,從旁觀者的角度。這可以由一個客觀的評估者來評估改變。評估者在咨詢前對來訪者做一次獨立的訪談,并且在咨詢結束后再做一次訪談,比較兩次訪談中來訪者的變化。相當于一個第三方。一般臨床研究多采用此種方法。
第三,從咨詢師的角度。咨詢師會對來訪者的變化有一個主觀的感受,可以彌補單方面從來訪者角度看待治療改變的偏差
首先應該明確,心理咨詢的對象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不健康的如精神病不在心理咨詢范圍內。
心理咨詢通常要解決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有的是工作或者生活的決策不清,或者是情感創(chuàng)傷,或者是成長中的問題,或者是人際關系沖突等等......這些心結有時會形成焦慮,容易影響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有一點是必須明確的,就是咨詢對象(來訪者)要對咨詢師有足夠的信任才可以。有的還需要進行相關的心理測試之后咨詢師在確定咨詢方案。心理咨詢的效果要通過咨詢對象(來訪者)的改變來評價,比如認知的改變,行為方式和語言方式的改變,態(tài)度的改變等等,調整使自己獲得心理平衡或者是心理成長。這個改變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所以不要寄希望于一兩次的心理咨詢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親,心理咨詢一定是有效的!有效來自來訪者和咨詢師!一般來訪者占40—50%,咨詢師占50—60%!
當來訪者要啟動心理咨詢時,他就要去思考自己的問題或困境!當他要向咨詢師描述他的問題時,他會對自己的問題再加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許多人對自己的問題有新的認識,我有些來訪者就會有新的頓悟!
接下來就是咨詢師的人格魅力,生活閱歷、專業(yè)能力!
咨詢效果評價有幾個方面:來訪者本人評價、重要他人評價、治療師評價!
評價的內容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來訪者主觀體驗、來訪者的社會功能、來訪者的人際關系,以及心理量化的指標評價!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參加心理課外活動的收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參加心理課外活動的收獲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