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師德師風(整治師德師風突出問題)
近日,教育部網站曝光了6起違反教師十大職業(yè)規(guī)范的典型案例。這些老師涉及付費補課、性騷擾學生、體罰學生等問題。
此次教師不端行為公開示威,再次彰顯了教育主管部門遏制教師道德不端行為、營造風清氣正師風環(huán)境的決心。進一步警示教師要堅守師德紅線,以德育人。
刀劍懲治違法教師固然重要,但追究責任后,各方需要汲取經驗,深入分析屢屢違反師德行為的癥結所在,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切實避免教師違法行為再次發(fā)生。違反道德規(guī)范。長期以來,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職業(yè)行為違法行為的處罰主要側重于事后處罰。雖然這可以起到震懾作用,但教師不當行為給教育發(fā)展帶來的負面影響卻難以挽回和彌補。因此,有必要從源頭上堵塞教師道德失范的漏洞。
應對教師不當行為,要主動作為、預防為主,健全教師不當行為預警體系。教育部門和學校除了堅守“師德建設不放松”的底線外,還必須降低關注點,將師德失范行為的監(jiān)管前移,變事后懲罰為事前預防,構建教師師德失范預防體系。和機制。
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不能對教師的不當行為袖手旁觀,而應該居安思危,時刻敲響警鐘,防止教師的不當行為。學校可以建立健全教師教學行為檢查制度。一旦發(fā)現(xiàn)教師有不當言行,要及時、主動地進行誡勉談話、干預和指導,有效地將教師道德失范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消除在發(fā)生前。
從長遠來看,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強化教師師德意識,在嚴格對教師監(jiān)督、管理和教育的基礎上,強化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素質。教師的預防。道德失范能力引導教師主動審視自我、反思自我,不斷提高師德水平。
預防比懲罰更重要。只有拉長師德失范管理的長度和廣度,健全預防與懲戒并重的治理機制,構建立體師德建設體系,才能構建“千里之行”。為師德建設筑起“堤壩”。防止師德“塌陷于蟻巢”,為師德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堅實的“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