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阿拉伯語教授(北大阿拉伯語考研真題)
繼前九屆北京大學全國阿拉伯語專業(yè)研究生論壇成功舉辦后,北京大學阿拉伯語言文化系、北京大學中東研究中心將攜手中國阿拉伯文學研究會,2022年12月10日,中國阿拉伯語教學研究會第十屆全國阿拉伯語專業(yè)研究生論壇召開。論壇形式將根據(jù)疫情防控情況確定。論壇將評選出一批優(yōu)秀論文推薦給《北大中東研究》編輯部。
投稿者原則上是阿拉伯語專業(yè)的碩士和博士生。論壇議題分為阿拉伯語言學、文學、歷史文化、現(xiàn)當代中東問題四個方向。提交會議的論文為未發(fā)表的研究論文,字數(shù)(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和參考文獻)不少于6000字且不超過字。具體格式請參見附件。回執(zhí)截止日期為11月11日。全文接收截止日期為11月25日,截止日期后不再接收任何論文。論文經(jīng)專家評審通過后,將向作者發(fā)出邀請函。請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將收據(jù)和紙質(zhì)材料通過電子郵件發(fā)送給聯(lián)系人。郵件主題按以下要求命名:回執(zhí)為“22回執(zhí)+姓名+單位”,論文為“22論文+姓名+單位+論文標題”。請按照格式發(fā)送,以免文件丟失。
聯(lián)系人:朱曉舒(語言學、文學):
zhuxiaoshu@pku.edu.cn
呂碧春(歷史文化、現(xiàn)當代中東問題):
lubichun@stu.pku.edu.cn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言文化系
北京大學中東研究中心
中國阿拉伯文學研究會
中國阿拉伯語教學研究會
2022年10月7日
附件1:
收據(jù)
姓名
學校
研究方向
年級
手機
郵件
作文題目
飯菜是清真的嗎?
執(zhí)行摘要
附件2:
論文格式要求
本次論壇提交的所有論文均以中文撰寫。論文應附有:英文標題、作者姓名、摘要和文末關鍵詞。
1、紙質(zhì)字體的格式要求
論文標題統(tǒng)一采用黑體2號,仿歌曲統(tǒng)一采用作者和學校信息4號,“摘要”和“關鍵詞”采用黑體5號,具體內(nèi)容采用黑體號。摘要、關鍵詞均采用斜體5號。一級標題統(tǒng)一采用黑體4號,二級標題統(tǒng)一采用黑體5號,三級標題統(tǒng)一采用黑體5號。正文應使用宋體5號,腳注應使用小5號。
2.注釋風格
請務必按照以下要求調(diào)整作品、期刊文章、外國文獻等中注釋的注釋風格、注釋位置、注釋格式。圖表需要有數(shù)據(jù)源,其格式與腳注相同。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應與文字相符且一致。
(1)注釋樣式和標注位置
文獻引用采用注釋方式。
請使用腳注進行評論并將其放在頁面底部。筆記序號用、、……標注,每頁單獨排序。正文中的注釋編號統(tǒng)一放在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時可能是單詞或短語)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
(2)注釋格式
1.非連續(xù)出版物
(一)著作
標注順序:負責人及責任方式/文件標題/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
當責任方式為“作”時,“作”可以省略,但其他責任方式不能省略。
引用翻譯作品時,將譯者列為文檔標題之后的第二責任人。
引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寧全集》等經(jīng)典作品時,應使用最新版本。
例子:
趙景深:《文壇憶舊》,北京新書局,1948年,第43頁。
(2)摘錄文獻
標記令:負責人/
分析文獻標題/藏品負責人和責任方式/藏品名稱/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
當收集負責人與提取文件的負責人相同時,收集負責人可以省略。
例子:
杜威·福克馬:《走向新世界主義》,王寧、薛曉媛主編,《全球化與后殖民批評》,中央譯文出版社,1999年,第247-266頁。
(三)著作、論文集的序言、引言、前言、后記
A。序言和前言的作者與本書和集的負責人相同。
例子:
李鵬程:《當代文化哲學沉思》,人民出版社,1994年,《序言》,第1頁。
b.前言有單獨的標題,可以標記為沉淀文檔。
例子:
樓士毅:《讀家書,想傅雷(代序)》,付敏主編,《傅雷家書(增補本)》,三聯(lián)書店,1988年,第2頁。
C。當責任人之間的層級關系復雜時,可以通過敘述的方式來表達對前言的引用。為了表達緊湊、語氣連貫,負責人與文件標題之間的冒號可以省略,出版信息可以用括號括起來。
例子:
參見戴毅為北京市宣武區(qū)檔案館撰寫、王燦池主編的序言《北京安徽會館志稿》(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第2頁。
2.連續(xù)出版物
(1)期刊
標注順序:負責人/文獻標題/期刊名稱/年份(或卷號、出版年月)。
期刊名稱與其他期刊相同,也可將出版地包含并附加在名稱后面,以示區(qū)別;同一期刊有兩個以上版本時,引用時必須注明版本。
例子:
何令秀:《讀顧誠〈南明史〉》、《中國史研究》第3期,1998年。
(2)報紙
標記順序:負責人/文章標題/報紙名稱/出版日期/版本。
早期的中國報紙沒有版本,可以標識卷數(shù)、時間或欄目頁碼(可選)。同名報紙應當標明出版地,以區(qū)別對待。
例子:
李梅:《李劼人軼事》、《四川工人日報》1986年8月22日,第2版。
3.未公開的文件
(一)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等。
評分順序:負責人/文獻標題/論文性質(zhì)/地點或?qū)W校/文獻形成時間/頁碼。
例子:
方明東:《羅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博士論文,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2000年,第67頁。
(二)手稿和檔案
標記順序:文檔標題/文檔形成時間/卷宗編號或其他編號/存儲庫。
例子:
《傅良佐致國務院電》(1917年9月15日),北洋檔案館:1011-5961,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4.引用文獻
不能直接引用的文獻,引用他人作品時必須注明清楚。
標注順序:負責人/原文標題/原文版本信息/原文頁碼(或卷期)/被引文獻負責人/被引文獻標題/版本信息/頁碼。
例子:
張?zhí)住对陂L沙晨光學校演說》(1925年10月),引自唐志軍《章太炎年譜長編》第2卷,中華書局,1979年,第823頁。
5.電子文件
電子文件包括一切以數(shù)字形式記錄的文件(包括電影、錄像、錄音制品以及以膠片、磁帶等介質(zhì)記錄的其他視聽文件)。
標記項目和順序:負責人/電子文檔標題/更新或修改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引用日期。
例子:
王明亮:《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工程的進展》,1998年8月16日,年10月4日。
羊之水:《兩宋茶詩與茶事》、《文學遺產(chǎn)通訊》(網(wǎng)絡版試發(fā)行)2006年第1期、年9月13日。
6.外文文件
(1)引用外文文獻時,原則上采用該語言通行的引文標記方法。
(2)本規(guī)范僅列出英文文檔的標注方法如下:
a.專著
標注順序:負責人及負責方式/文件標題/發(fā)表地/出版者/發(fā)表時間/頁碼。文檔標題采用斜體,出版地點后跟英文冒號,其余項目用英文逗號分隔,下同。
例子:
PeterBrooks,《令人不安的懺悔:在法律和文學中談論內(nèi)疚》,Chicago: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48頁。
b.翻譯
注釋順序:負責人/文獻標題/譯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
例子:
M.波羅,《馬可波羅游記》,譯。作者:WilliamMarsden,赫特福德郡:CumberlandHouse,1997年,第55、88頁。
C。期刊提取文獻
注釋順序:負責人/摘錄文獻標題/期刊名稱/卷號及發(fā)表日期/頁碼。沉淀文獻標題用英文引號標注,期刊名稱用斜體,下同。
例子:
希斯·張伯倫(HeathB.Chamberlain),《論中國公民社會的探索》,《現(xiàn)代中國》,第一卷。19、沒有。2(1993年4月),第199-215頁。
d.從選集中提取文檔
注釋順序:負責人/摘錄文獻標題/藏書名/編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
例子:
R.S.Schfield,“稀缺和充足對英格蘭人口變化的影響”,載于R.I.Rotberg和T.K.Rabb編輯,《饑餓與歷史》:《食品生產(chǎn)和消費模式變化對社會的影響》,劍橋,馬薩諸塞州:劍橋大學出版社,1983年,第79頁。
e.檔案文件
標記順序:文檔標題/文檔形成時間/卷宗編號或其他編號/存儲庫。
例子:
尼克松致基辛格,1969年2月1日,第1032框,國家安全委員會檔案,尼克松總統(tǒng)材料項目(NPMP),國家檔案館II,馬里蘭州大學公園市。
(3)其他
1、再次引用時不要簡化條目。
再次引用同一文獻時,應以完整格式列出所有信息,不要簡化。
2.間接引語的注釋
間接引語通常以“參見”或“詳情參見”等引導詞引導,以反映正文的呼應。標記時,應注明具體參考文獻的起始和結(jié)束頁碼或章節(jié)。注意直接引用的項目、順序和格式。
例子:
參見邱令編的《書籍裝幀藝術簡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8-29頁。
排版|王玉新
文章來自北京大學中東研究中心。文章轉(zhuǎn)發(fā)內(nèi)容為公益分享,為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服務,不代表政治學者觀點。